第090章 :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红楼之林如海重生最新章节!
见丰年如斯,卫若兰一颗心直往下沉。
卫家的太太其实并非卫若兰亲母,而是继母,卫若兰的亲母早在卫若兰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如今这位嫡母在他母丧后一年进门,膝下已有一子一女,皆生得冰雪聪明,伶俐异常,深得卫将军喜爱,昔年常与黛玉等人相会的卫若梅便是卫若兰继母所生的妹子。
虽是同父异母所生,但是卫若兰才貌双全,卫若梅温柔娴静,兄妹二人自小的情分倒不错。然而,既非亲母,继母的行事多为隔靴搔痒,兼卫若兰之父不仅是史鼐之下属,还是握有实权的将军,身上又有祖上世袭的爵位,在朝中算得上是名正言顺的王孙之家,纵无祖上风光,亦不容小觑。卫若兰和弟弟卫若菊同为嫡子,继母心下自有自己的思虑。
卫家的爵位说高不高,说低不低,虽不如位高权重之重臣,可对于尚未入仕且不知何时方能功成名就的卫家子孙而言却是极贵极要紧的出头之法,毕竟似林睿、曾冼这般早有官职在身的少年英才是极少的。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此言,非虚。
若出仕,有文武二道,从军须得受沙场风侵刀斩之痛,科举也要经历十年寒窗之苦,前者有马革裹尸之忧,后者有多年不第之虑,哪里比得上祖宗传下来的爵位?不用费尽心机便能披紫蟒、围玉带,呼奴唤婢,为一家之主。
这也是很多袭爵之人的得意之处。
所以,卫太太一心想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卫将军的爵位。
她的打算固然极好,然这件事牵扯极大,卫太太不愿自己的贤名蒙尘,当然不会把心思表白出来,可是卫若兰何等聪颖,颇知世事,哪能不知卫太太的盘算。
关于和史家的亲事,卫若兰明白卫将军的用心,因为史鼐是他的上峰,多有照应,日后也会照应自己的前程,但他却不信任卫太太。这件婚事是卫太太先提起,然后在卫将军跟前百般称赞,说了无数的好处,卫将军思及史鼐夫妇的门第权势,方应承了。
长安城中手握重权能和史家相提并论的人家不少,能照应自己的人家也不是没有,和卫家比史家更亲厚的也大有人在,甚至更在史家之上,卫太太为什么独独挑选史家丧父丧母的大姑娘史湘云?当真没有原因?
心中存了这么一份疑虑,卫若兰等不及成亲后了解史湘云,急急忙忙打发人去打探。
他如今命人打探,并无反悔之意,只是想多多了解史湘云的人品性格,作日后打算。
他不在意史湘云父母早丧,有命硬之名,也不在意她不是侯爷之女,更不在意她有没有十里红妆的风光,他唯一在意的就是人品德行,妻贤夫祸少,唯有如此,他才能在外放心打拼自己的前程,所以他叫丰年打探的时候,着重于此。
不过,卫若兰年纪轻轻,人脉不广,又没有人为他操持,虽有几个至交好友,却多为纨绔,兼打听千金小姐的消息终究不雅,他不好向贾宝玉冯紫英等人开口细问,也不好细问林智,故此自定亲后到今日,丰年方来回禀,想来是打听得差不多了。
今见丰年神色不好,想来消息不如人意,卫若兰怎能不为之担忧?
听他问话,丰年很有些心疼自己的主子。
他是卫若兰的奶兄,比卫若兰大了三个月,其母又是卫若兰生母陪嫁的心腹丫鬟,后来做了管事媳妇,而他则从小做卫若兰的小厮,所以丰年较之旁人更为关心卫若兰。
到底是没有亲娘为他打算,竟选那样的姑娘,要是卫若兰被史湘云克着了怎么办?长安城中的达官显贵之家虽不至于闲言碎语,可是谁家说亲都会避开没有父母的男女,史湘云便是其中之一,因为父母双全的男女命好,才算是好亲。
据他所知,许多达官显贵之家给儿子说亲的名单上都没有史湘云。
就像俞恒俞公爷,何等尊贵的国舅爷,人又生得文武双全,深得圣宠,但因有了天煞孤星的命格,父母俱亡,好人家不愿背负卖女求荣的名声,怕克着女儿,势利人家过于追名逐利,俞家又看不中,所以他蹉跎到了十七八岁尚未定亲,若不是林家心善,林大人不计较那些命格之事,他根本娶不到林姑娘那样四角俱全的千金小姐。
史湘云的命格和俞恒的命格不相上下,事实上她还不如俞恒有灵台师父的批语和国舅爷的身份呢,娶这样的媳妇,又是那样的秉性,显然是太太不安好心!
卫若兰听他翻来覆去念叨着史湘云的命格,言语之间充满担忧,不禁啐了他一口,笑道:“你这小厮,竟不曾听清我说的话?命格之事本就是虚无缥缈,所谓命硬,都是天灾*所致,世人不说主持公道,反倒信以为真,推波助澜,可见此心不正。你细瞧瞧,俞公爷乃由老太太抚育长大,何曾克着老太太了?史大姑娘又何曾克着保龄候爷了?”
丰年叹了一口气,能得卫若兰这番言语,史湘云当真有幸。
他说道:“大爷这般想,可见大爷的性情为人如光风霁月,可是小人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大爷竟是细想想罢。”
卫若兰摆摆手,道:“不必多说,你只管说我叫你打听的事情。”
丰年立刻挺直腰杆,正色道:“大爷既然这么说,小的也就不多说史大姑娘的命格了,只这打听史大姑娘的人品性情,小的觉得不大妥当呢!”
卫若兰听了,忙问何故。
丰年理了理思绪,娓娓道来:“保龄候夫人出身名门,对子女的教养极好,世人皆知,史大姑娘虽是侄女,可也和嫡亲的女儿一般教导,据小的打听说,史大姑娘不仅打小儿就读书识字,写得好诗词,且做得一手好针线,年纪大了些,保龄候夫人又常带她出门走动,与人结交,和南安太妃是极熟的,可见保龄候夫人的用心。”
听到这里,卫若兰疑惑道:“这不是极好么?你如何说不妥当呢?读书识字,当明理懂事,针黹女工又符合德容言功之功,与人结交更是人脉广阔。这是世间女儿该学的,但凡有点见识的人家皆是如此,哪里不妥当?”
丰年连忙道:“大爷且听我说完。”
卫若兰知道自己心急了,不觉脸上微热,好容易方平息,然后示意他继续,自己则故作冷静地站起身,负手而行,立在窗下,望着窗外景色。
只听背后丰年缓缓地道:“小的觉得不妥之处在于史大姑娘自小在荣国府里长大,若不是订了亲,一年里倒有二百天住在荣国府。荣国府的风气如何,不必小的说,想来大爷也知道。史大姑娘小时候与宝二爷坐卧不忌倒也罢了,谁家的亲戚姊妹兄弟之间没有小时候的情分?年纪小,也不忌讳。偏这史大姑娘长到如今十来岁的年纪,仍旧常与宝二爷屋里的花姑娘来往,言语极亲密,宝二爷的荷包扇套鞋袜绦子等活计多出自史大姑娘的手,为了做得出奇别致,史大姑娘常常忙活到三更半夜呢!”
卫若兰顿时脸色大变,背对着丰年的脸上露出一丝怔忡不定的神色。
男女七岁不同席,幼时无碍,过了十岁和表兄的屋里人来往是什么意思?嫡亲的兄妹之间妹妹给哥哥做针线也不妨事,似史湘云这般远的表妹做针线像什么?难道贾宝玉房里一二十个丫头找不到一个能做针线的?谁不知贾宝玉平素佩戴的针线皆精巧绝伦。卫若兰和贾宝玉冯紫英等人熟,自然知道宝玉屋里有个花气袭人的宝贝,已非丫鬟,而是屋里人。
外面薛蟠冯紫英之流都知道了花袭人的身份,里头如何一丝不知?据跟着宝玉的小厮说,他们府里的人除了老太太、太太不知,其余人等都知道,只是没过明路罢了。
许是其中有什么缘故?
卫若兰心性旷达,虽然聪颖却不愿恶意揣测他人,尤其是自己的未婚妻子,故惊异过后,便开口仔细询问此事。
待听说史湘云住在荣国府的时候,袭人原是她的贴身丫头,行事妥帖,恪守职责,后来由贾母给了宝玉,卫若兰不禁有些好笑,笑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史湘云自幼没有父母,史鼐夫妇教养虽好,终究不如嫡亲的,袭人既对她用心,她心中感动,自然以极大的善意回应,想必因此才和袭人的情分深厚于众人,并不在意袭人的身份。
卫若兰自己没有生母照应,父亲又管不得内宅,当然明白史湘云心中的这份渴求。
丰年恐卫若兰生恼,坏了身子,自悔说得过于急躁,忙上前两步走到他旁边,见他神色和缓,方放下心来,道:“大爷莫急,听说自从定亲后,保龄候夫人拘着史大姑娘在家绣嫁妆,便不曾再给宝二爷做针线了,人也不曾再去荣国府和宝二爷顽耍言笑。”
卫若兰松了一口气,史湘云毕竟还年轻,若已改过,往日便可揭过不提了。他最怕的就是史湘云没有定亲的觉悟,仍然混闹于荣国府之中。
宁国府腌臜无比,荣国府虽好些,也出了贾琏这么个人才,然风气却也不佳。
想了想,他问道:“史大姑娘的性子如何?”
大家闺秀该学的她都会,此时独缺人品性格,他可不想娶一个出身教养良好却性格骄纵妄为的妻子,有些人的性子就是如此,纵有一等一的教养,仍改不了骄纵的性子。不过,连一旧婢史湘云尚且十分善待,可见心地非恶。
丰年犹豫了片刻,据他打听来看,都说史大姑娘心胸宽广,气度英豪,从不为一点小事生气,常常善待奴婢,最好抱打不平,光风霁月可耀玉堂。可是,他也打听到了,史大姑娘举止豪放,言语之间肆意妄为,十分心直口快。他不知道这样的性子是好是坏,是真是假,所谓心直口快,便是有口无心,生长于侯门之家,出入达官显贵之家,日后当家主事,这般性格并不妥当,可若不是真的有口无心,这份心计就更叫人心惊了。
这些话丰年不知如何跟卫若兰说,若隐瞒固然不好,若实话说又叫卫若兰徒生烦闷,忖度再三,他还是相信卫若兰的能为,细细地告知了他。
他没说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史湘云长相并非绝色。
荣国府那一干下人嘴上都没有把门的,什么事情都往外说,谁家小姐长得标致他们都知道,荣国府里现今住着的几个姑娘,都是世所罕见的绝色,唯独史湘云相貌上大不如人。不过,贤妻美妾,此非其短。史湘云外貌虽非绝色,仍是钟灵毓秀一般的女子。
卫若兰心里有了大概的印象,他虽十分好武,却不是无才,读书之人难免有些浪漫心思,得知史湘云这般消息,心底勾画的轮廓远不如自己所想那般完美无瑕,不觉有些失落,但他终究非常坦荡,又经林如海熏陶,常省己身,自觉并非十分完美的人物,何必对史湘云过于苛责,何况史湘云年纪小小的,没做过什么十恶不赦的事儿。
于是,他转过身来,淡淡地道:“咱们这样人家里,尤其是没有父母庇护的人,哪有天真烂漫的人?若她当真如此,我反倒有些失望,觉得她不能胜任主母之职了。只要人心品德不坏,外憨内精倒也不错,至少懂得防他人之恶,守己心之善,不会被欺负了去。我已知道了这些事,你且继续打听着,横竖我不会叫自己吃亏便是。”
如果史湘云没有心计手段的话,那么她将很难在复杂的卫家生存。以卫家这样的情况以及继母的虎视眈眈,他绝不需要一个天真烂漫容易被人蛊惑的当家主母。所以卫若兰乐于史湘云有心计,他很确定,史湘云不会叫自己失望。
丰年听卫若兰这般说明,想了想,不错,有心计也不是一件坏事儿,免得自己被人算计,只要不去害人,即使狡猾如狐,也仍有如玉之德。依他打听到的消息看来,史湘云于人情世故上有些本事,并非真的不懂。
平心而论,撇开些微瑕疵不说,卫若兰对史湘云感到颇为满意,出身教养俱全,人脉心计也有,色、色齐全,只盼着她能一如既往地保持这份本心。
丰年很明白卫若兰的心思,然而他却不太满意,心里很忌惮史湘云的命硬之名,若是卫若兰成婚后出了什么事故,卫太太明显会把一切罪名推到史湘云头上,用她的命硬来说卫若兰的命运,很有可能利用命硬这件事来害卫若兰。
卫若兰和丰年主仆两个暗地里打探史湘云的事情,心里各有想法,保龄候府中史湘云也暗暗吩咐翠缕撺掇周奶娘打发奶兄查访卫若兰的底细。
史湘云并非不懂世故,她知道自己毕竟不是保龄候夫人嫡亲的女儿,没有父母兄弟依靠,父亲的梯己和母亲的嫁妆都不如何丰厚,过了多年亦毁损大半,如何不担心自己的亲事?她也怕史鼐夫妇给自己说的人家不好,这可是一辈子的事儿,绝不能敷衍了之。
初定亲时她知道卫若兰的根基门第富贵和人品相貌,可是那些都是从史鼐夫人口中听说的,不能作准,所以她才暗派奶娘打探。待听到卫若兰现今在国子监读书,且生得才貌双全,如仙似玉,十分出色,比宝玉都胜一筹,性格亦是极好,将来又能袭爵,是许多人眼里的金龟婿,史湘云登时放下心来,眉眼之间染上三分喜色。
虽然她在荣国府时,暗地里抱怨自己在保龄侯府做不得主,也常常以没有父母的平民丫头自诩,实际上她对这件婚事是非常满意而且为之骄傲的。
翠缕素知史湘云的心思,笑道:“姑娘放心了罢?外头都说姑爷的好呢!姑爷和林家的二爷情分非常,林大人也曾教导过姑爷,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林家那样清正人家都交好的能不好么?将来姑爷袭了官儿,姑娘过去就是诰命夫人。”
史湘云不觉红了脸,啐道:“你这小蹄子说什么话?仔细我打你,莫不是你想女婿了?”
翠缕捂着脸,笑嘻嘻地道:“我在说姑娘呢,姑娘说我做什么?叫人听了,说我轻狂。我跟了姑娘那么些年,一心为姑娘,日后还要服侍姑娘呢!”
史湘云闻言,越发觉得脸热了。
翠缕生来天真烂漫,常和史湘云言语不忌,见史湘云如斯,不禁暗暗笑了一会,又说道:“细想近日诸位姑娘们的亲事,除了林姑娘和大姑奶奶外,旁人都不如姑娘呢。三姑娘和四姑娘不必说了,还没影儿,宝姑娘亦如此,二姑娘虽定了亲,却还不知何时何日才能给姑娘挣诰命,哪里比得上姑娘,姑爷天生就有祖上的爵位等着。”
史湘云听了,心中得意渐消,反生了几分烦闷。
青年姊妹之间常起争强好胜之心,史湘云自小长于荣国府中,知道自己的身份最高,是正经的侯府嫡长女,也因此,她在姊妹间十分自在,也不怕得罪人,毕竟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身份,何况自己的两个叔叔都封了侯,在勋贵之家中也算是二等的,远比荣国府里贾赦的爵位高,贾珍贾政等人更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她最得意的就是自己的亲事已经定下来了,且胜过迎春等姐妹十倍,这也是她平素给诸位姊妹送礼说话时得意的根由,偏生有一个林黛玉,不论出身根基门第富贵人物都胜过自己,不仅有父母兄弟俱全,而且定了亲事,过去就是一等公夫人,自己竟被比下去了。
史鼐夫妇和史鼎夫妇和林家极好,来往十分频繁,两位婶娘也经常带自己和妹妹们去林家走动,所以她很关注林家。林睿成亲的时候她也去了,看到成亲前一日的十里红妆,固不如妙玉之多,却比元春胜上三分,乃因林家的聘礼皆已陪嫁回来了,其中头几抬更是皇太后并当今皇后所赐,接着是北静王府添妆,体面大方非常,史湘云不免又添了些抑郁不乐。她知道,没有父母照顾的自己顶多有一万两的陪嫁就算不错了。
翠缕情知湘云所忧,对此却无能为力,只能暗暗安慰,岔开道:“眼瞅着入冬了,姑爷送了几张好皮子来,太太叫人送来了,我瞧足够做两身衣裳,给姑娘做件皮袄可好?”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真不是瞎说的,林姑娘每年都能收到俞公爷送的东西,今年也不例外,许是受此熏陶,卫若兰竟也把秋狩时打的几张好皮子打发人送了过来,以孝敬史鼐夫人的名号,实际上都知道是送史湘云的。
湘云面颊飞上霞彩,极轻极微地点了点头,随后道:“留些皮子给我,我亲自给老祖宗做件观音兜,打发人送去。”
翠缕点头称是,自去料理。她本是贾母之婢,自然愿意湘云孝敬贾母。
京城中眼明心亮的人极多,早有几家发现了卫若兰的举动,在长安城中,许多王孙公子的动静都在人眼里,压根瞒不过人。得知这件事后,除卫太太冷笑一声,不置可否之外,余者俱是会心一笑,并不予以苛责。
大户人家的主母们平时总是千方百计地打听京城各家各户的各种消息,不管是正经消息,还是各家下人的闲言碎语,好从中截取自己所需要的,莫小看这些手段,她们得到的消息往往十分要紧,朝中内外很多官员都因此而得许多利。
同样身为女子,皆生存于一方后宅,极多的当家主母闻得卫若兰此举,再想卫家的情况,心念一转,很快就明白了卫太太的心思。
她们嘴里不对外说,对内,大多数却会仔仔细细地说给自己的女媳等人。
譬如此时,贾敏正教导黛玉,曾净亦在一旁倾听。
因林智之故,黛玉自然知道卫若兰其人。林智和她情分最好,那真是天底下找不出第二对来,林智有许多话不说给父母长兄听,却会告知姐姐,一是黛玉嘴严,从不泄露一丝半分,二则黛玉极为聪慧,常常帮他出谋划策,解决了许多自己束手无策的事情。
黛玉低头想了想,道:“如此看来,许多人家对卫太太的心思都心知肚明?”
贾敏微微颔首,道:“这件事瞒不过京城那些聪明人,而聪明的人虽然不多,没有多到满城皆是,但也不少,据我所知的就有十来个人。”
曾净笑道:“太太说得极是呢,早先两家刚定亲的时候,就有不少人瞧出门道了。我妈说,亏得史大姑娘模样儿品格好,虽然卫太太有心思,也叫人暗地里诟病,倒没做出让人戳脊梁骨的事儿,若兰哥儿和史大姑娘自个儿长进,未必不能博一个富贵长久。”
黛玉闻言一怔,怎么文德郡主也十分关注?曾净也叫卫若兰为兰哥儿?正寻思间,只见贾敏抚掌一笑,点头道:“郡主是该留心,也该费心些,到底是亲戚的情分。”
黛玉蹙着两弯罥烟眉,睁着一双含露目,颇为不解地道:“怎么,是嫂嫂的亲戚?”
曾净点了点头,回答道:“已仙逝的先卫太太是我妈嫡亲的两姨妹子。算来,兰哥儿亦是我的表弟,只是先卫太太没了,娘家又已家道中落,卫家罕提此事,外面知道的人渐渐少了,便是知道的也觉得这亲戚远了些,故不多说。”
贾敏面露赞许之色,忙将京城各家之间的瓜葛细细说与姑嫂二人明白。
贾敏自小长于京城,尔后居于江南,当家做主二十来年,心腹众多,消息之灵通,罕有人比,她说的,有曾净和黛玉知道的,也有她们不知道的。
曾净已进门,黛玉已定亲,这些都需要她们用心学习。
饶是姑嫂二人十分聪颖伶俐,仍旧花费了数月之久,直至年底方明白朝中内外各家各户之间的各种瓜葛,亲戚、同科、同窗、同乡等等,都是情分,目前有所来往的不必说了,就是哪怕相隔十万八千里,但凡有点子关系的贾敏都如数家珍,足足让二人记录了好几册子,然后随着贾敏料理自家年事年礼,忙得不可开交。
转眼到了新春,今年因林如海不在家,外面一应事务皆由林睿做主,纵有新妇进门,贾敏仍有几分失落,难免不如往日那般热闹。
这日因贾敏出门吃年酒去了,黛玉忽然拿着册子过来,对曾净道:“给史卫两家做媒的竟不是别人,而是卫太太嫡亲的妹子。嫂嫂,我发现了一件奇事,你可察觉了?”
曾净自进门以来,夫妻恩爱,婆媳和睦,姑嫂亲密,日子那叫一个顺心如意,平时除了和丈夫吟诗作画以外,便是同小姑烹茶赏花,情分愈加深厚,颇有一日千里之势,闻得黛玉之言,放下手里的账本,笑道:“什么奇事,说来我听听。”
因林如海陶冶的缘故,贾敏越发不爱弄权了,家中大小琐事多已在这数月内交给了曾净,自己只掌管库房的总钥匙,然后唯知养生调理,这也是因为爱女尚未出阁,幼子尚未娶亲,两件大事都得自己做主才能放心,否则早就把总钥匙交给长媳了。幸而林家里里外外有条不紊,下人们各司其职,账面上十分清明,曾净倒不如何忙碌。
黛玉将册子递给她看,道:“嫂嫂你看,卫太太姊妹四个,倒有三个嫁到公侯之家做填房,那一个不算填房还是因为其夫原先定亲的小姐未进门而早亡,故算原配。”
曾净一愣,脸上浮现一抹诧异,道:“竟有这事?我倒没留心。”她仔细一看黛玉所列的人家,果然如黛玉所说,卫太太是卫将军的填房,其二姐是襄阳侯之孙世袭二等男戚建辉的填房,其妹是治国公马魁之孙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的填房,其长姐是锦乡侯的夫人,生有一子名曰韩奇,和宁荣二府颇有来往,先前秦可卿出殡时,几家都去送殡了。
看毕,并想通其中的瓜葛,曾净道:“到底是妹妹聪明,我竟未曾察觉。”
黛玉笑道:“我也是理明白了这些人名儿与各家的瓜葛才发现此事,嫂嫂忙碌家事,如何得空来看这些?不过我觉得甚是奇怪,如何他们家的女儿都定这样的人家呢?我发现如今卫太太的娘家侄女嫁的也是鳏夫。”
曾净微一凝思,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她冷笑一声,面露鄙弃之色,道:“妹妹可曾看出了什么?”她倒是看出了几分门道,可是她和贾敏有志一同地把自己所知尽数教给黛玉,故不先说自己的看法,反而向黛玉询问。
黛玉伸出纤指点了点册子上卫太太姊妹几个的夫家爵位,又指了指卫太太娘家人的门第官职,道:“想必是因此罢?”
这一句话言简意赅到了极致,曾净却一下子就明白了,不由得赞赏一声,点头微笑道:“妹妹说得不错,自古以来,两族联姻皆是结两姓之好,亦可说是各取所需,故曰门当户对,虽有不讲究的,也是极少。以卫太太娘家人的地位而言,在朝中最高只四五品官儿,压根儿无法和公侯之家缔结良缘,可他们又都有攀龙附凤之心,便另辟奇径,以填房之身而进门。公侯之家的填房身份大多比原配夫人低好些,他们家的门第足够了,这么一来,他们家就有许多公侯之家的姻亲了,着实是有大大的好处。”
黛玉叹道:“这是何苦来哉?一辈子的事儿竟称斤论两。”
曾净轻轻一笑,道:“偏生许多人看不透,非要去做什么劳什子填房继母。依我看,这世间最做不得的便是继母,待前妻之子女严厉,时时教育,人曰其刻薄,若待之温柔,事事宽和,却又有人云是捧杀,不管如何作为,旁人都会说是别有用心。这其中的分寸极难拿捏得当,偏人生在世,往往都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哪能没有私心呢?所以,这世间不管是续弦还是后娘,不好的也罢了,便是有心地良善的,名声也不好。”
对此,黛玉深以为然。
姑嫂二人不知道的是,今生因为林如海重生,许多事情都有所改变,不仅是苏黎和甄士隐、贾赦父子等人,还有史鼐的夫人,命运业已有所更改。
在前世,史鼐的夫人在黛玉进荣国府之前便去世了,身为嫡亲侄女的史湘云回家送丧守孝,以至于贾母在这段时间里把珍珠给了宝玉,更名为袭人,然后黛玉进了荣国府,与宝玉同息同止,取代了湘云在贾母和宝玉心中的地位。
这也是湘云处处针对黛玉的原因。
而史鼐续娶的妻子不是别人,正是卫太太嫡亲的妹子,嫁给马魁做填房的那位,卫若兰和史湘云的亲事就是她和卫太太决定的。
事后刘清然听说这件事以后,大喊侥幸。
黛玉心中不觉十分纳罕,忙询问根底。
刘清然行事素来肆无忌惮,况和黛玉极好,遂满不在乎地道:“我的事也不必瞒你,便是我不说,以你们的本事,也能知道些蛛丝马迹。”
说完,她便说给黛玉知道。
原来年底的时候,有人给她说了一门亲事,对方是世袭的一等侯,今年二十三岁,生得文武全才,原已成了亲,膝下有一双儿女,偏生妻子没了,故欲寻妻室,早已说明过门就给请封诰命,一等侯的夫人乃是超品。
黛玉忙道:“你云侥幸,想来是拒绝了?”
清然笑嘻嘻地将手搭在她肩上,道:“所以说咱们才是亲姊妹呢,许多想法都是不谋而合。你也知道我年纪大了些,年纪相仿的多已成亲或者定亲了,因而我妈心内焦虑得很,对这门亲事倒是有一些儿动心,我便跟她说,待前妻生的儿女过严,必定有人说我狠毒,不是自己的儿女不疼,若是待他们太好,事事任由他们自己肆意妄为,不加以教导,必定有人说我故意捧杀,我便是一心一意为他们着想,刚柔并济,别人也不信我有这份好心,还会说我不怀好意,所以这后娘难做得很。”
黛玉连忙念了一声佛,道:“姐姐说得是。”
所以,刘清然当时就拒绝了,因此这个年都不曾好过,无他,刘夫人为清然婚事所困,难免有些抑郁,请人吃年酒并去别人家吃年酒的时候,刘夫人暗地里托了好些交好的人家替清然说亲,其中又以贾敏为最。
今日林家请吃年酒,贾敏请了许多相好的人家,十分热闹,清然随着刘夫人来得最早,刘夫人和贾敏在厅内说话,清然则和黛玉在偏厅里嬉笑。
得知清然的困窘之境,黛玉登时莞尔一笑,非常没有同情心,恼得清然伸手捶她。
正嬉闹间,外面通报说各家小姐都随着夫人太太们到大门外了,清然方一本正经地坐回原处,黛玉忙整了整衣衫,出去陪母嫂相迎。
她们姊妹之间以此为笑谈,本未放在心上,不过黛玉倒是为清然着急,她心机既细,眼光又高,见识高人一等,行事往往出人意料,天底下谁人可配?岂料不过几日便听说刘夫人给刘清然定了一门亲事,乃是东平王府的世子穆朴。
穆朴原本定了亲,不料还未成亲,其岳父家就因贪污受贿高达百万两白银,致使龙颜大怒,岳父父子判了斩立决,其他妻女皆判流放,他和未婚妻尚未成亲,亦不能免罪。
这门亲事本是太上皇所赐,可没有因此就免了其罪,因为她未出阁,就是在室女。
东平王妃和贾敏那都是极好的手帕交,穆朴和林睿交情甚好,母子二人人品相当刚正,并没有因为对方坏事就悔亲,可是那位小姐是罪籍,无论如何都不能成亲,哪怕有圣旨在手,无奈之下,此事便耽搁下来了。只东平王爷有几分不乐意,但拗不过妻儿,唯有费了些心思打点,意图平安送至流放之地,又派了几个人打算沿途保护,定居流放处,免受□□欺侮。
东平王府的所作所为很得人称赞,他们并不是沽名钓誉,而是出自本心,即使如此一来,穆朴的亲事将令他们十分为难。
一切都已打点好了,谁承想那位小姐在流放前一日忽然悄悄自缢了,留下一幅血书,曰感激东平王府如此相待,未以其罪而退亲,然而自己不愿以罪人之身蹉跎穆朴之良缘,又云蒲柳弱质难敌流放之风雨,于是追随父母兄长于九泉之下。
她母亲虽判了流放,但在其父兄处决之后便猝死狱中了。
东平王府这一番行事,不仅没让穆朴受人诟病,反倒令他成了各家主母千金眼里的香饽饽,毕竟他在未婚妻落难之际没有将之抛弃,而是为其打点,比那些在妻族出事就要休妻的男人强了不止十倍百倍。
穆朴足足为未婚妻守了一年,直至旧年秋季东平王妃方为他物色妻室。
这件亲事乃是北静太妃做的保山,两家彼此都熟识,原本不曾想到这两位小儿女,今听她提起,暗地里考校之后,各觉妥当,立时一拍即合,元宵刚过,东平王妃便进宫请旨于皇太后、皇后,然后由长庆帝赐婚。
黛玉暗暗为清然欢喜,她和清然亲如姊妹,而穆朴待她如同亲妹,自己从小到大不知得了穆朴多少好吃的好玩的物事,人品亦是十分之好,他们定了亲,那可真是一件喜事。
见丰年如斯,卫若兰一颗心直往下沉。
卫家的太太其实并非卫若兰亲母,而是继母,卫若兰的亲母早在卫若兰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如今这位嫡母在他母丧后一年进门,膝下已有一子一女,皆生得冰雪聪明,伶俐异常,深得卫将军喜爱,昔年常与黛玉等人相会的卫若梅便是卫若兰继母所生的妹子。
虽是同父异母所生,但是卫若兰才貌双全,卫若梅温柔娴静,兄妹二人自小的情分倒不错。然而,既非亲母,继母的行事多为隔靴搔痒,兼卫若兰之父不仅是史鼐之下属,还是握有实权的将军,身上又有祖上世袭的爵位,在朝中算得上是名正言顺的王孙之家,纵无祖上风光,亦不容小觑。卫若兰和弟弟卫若菊同为嫡子,继母心下自有自己的思虑。
卫家的爵位说高不高,说低不低,虽不如位高权重之重臣,可对于尚未入仕且不知何时方能功成名就的卫家子孙而言却是极贵极要紧的出头之法,毕竟似林睿、曾冼这般早有官职在身的少年英才是极少的。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此言,非虚。
若出仕,有文武二道,从军须得受沙场风侵刀斩之痛,科举也要经历十年寒窗之苦,前者有马革裹尸之忧,后者有多年不第之虑,哪里比得上祖宗传下来的爵位?不用费尽心机便能披紫蟒、围玉带,呼奴唤婢,为一家之主。
这也是很多袭爵之人的得意之处。
所以,卫太太一心想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卫将军的爵位。
她的打算固然极好,然这件事牵扯极大,卫太太不愿自己的贤名蒙尘,当然不会把心思表白出来,可是卫若兰何等聪颖,颇知世事,哪能不知卫太太的盘算。
关于和史家的亲事,卫若兰明白卫将军的用心,因为史鼐是他的上峰,多有照应,日后也会照应自己的前程,但他却不信任卫太太。这件婚事是卫太太先提起,然后在卫将军跟前百般称赞,说了无数的好处,卫将军思及史鼐夫妇的门第权势,方应承了。
长安城中手握重权能和史家相提并论的人家不少,能照应自己的人家也不是没有,和卫家比史家更亲厚的也大有人在,甚至更在史家之上,卫太太为什么独独挑选史家丧父丧母的大姑娘史湘云?当真没有原因?
心中存了这么一份疑虑,卫若兰等不及成亲后了解史湘云,急急忙忙打发人去打探。
他如今命人打探,并无反悔之意,只是想多多了解史湘云的人品性格,作日后打算。
他不在意史湘云父母早丧,有命硬之名,也不在意她不是侯爷之女,更不在意她有没有十里红妆的风光,他唯一在意的就是人品德行,妻贤夫祸少,唯有如此,他才能在外放心打拼自己的前程,所以他叫丰年打探的时候,着重于此。
不过,卫若兰年纪轻轻,人脉不广,又没有人为他操持,虽有几个至交好友,却多为纨绔,兼打听千金小姐的消息终究不雅,他不好向贾宝玉冯紫英等人开口细问,也不好细问林智,故此自定亲后到今日,丰年方来回禀,想来是打听得差不多了。
今见丰年神色不好,想来消息不如人意,卫若兰怎能不为之担忧?
听他问话,丰年很有些心疼自己的主子。
他是卫若兰的奶兄,比卫若兰大了三个月,其母又是卫若兰生母陪嫁的心腹丫鬟,后来做了管事媳妇,而他则从小做卫若兰的小厮,所以丰年较之旁人更为关心卫若兰。
到底是没有亲娘为他打算,竟选那样的姑娘,要是卫若兰被史湘云克着了怎么办?长安城中的达官显贵之家虽不至于闲言碎语,可是谁家说亲都会避开没有父母的男女,史湘云便是其中之一,因为父母双全的男女命好,才算是好亲。
据他所知,许多达官显贵之家给儿子说亲的名单上都没有史湘云。
就像俞恒俞公爷,何等尊贵的国舅爷,人又生得文武双全,深得圣宠,但因有了天煞孤星的命格,父母俱亡,好人家不愿背负卖女求荣的名声,怕克着女儿,势利人家过于追名逐利,俞家又看不中,所以他蹉跎到了十七八岁尚未定亲,若不是林家心善,林大人不计较那些命格之事,他根本娶不到林姑娘那样四角俱全的千金小姐。
史湘云的命格和俞恒的命格不相上下,事实上她还不如俞恒有灵台师父的批语和国舅爷的身份呢,娶这样的媳妇,又是那样的秉性,显然是太太不安好心!
卫若兰听他翻来覆去念叨着史湘云的命格,言语之间充满担忧,不禁啐了他一口,笑道:“你这小厮,竟不曾听清我说的话?命格之事本就是虚无缥缈,所谓命硬,都是天灾*所致,世人不说主持公道,反倒信以为真,推波助澜,可见此心不正。你细瞧瞧,俞公爷乃由老太太抚育长大,何曾克着老太太了?史大姑娘又何曾克着保龄候爷了?”
丰年叹了一口气,能得卫若兰这番言语,史湘云当真有幸。
他说道:“大爷这般想,可见大爷的性情为人如光风霁月,可是小人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大爷竟是细想想罢。”
卫若兰摆摆手,道:“不必多说,你只管说我叫你打听的事情。”
丰年立刻挺直腰杆,正色道:“大爷既然这么说,小的也就不多说史大姑娘的命格了,只这打听史大姑娘的人品性情,小的觉得不大妥当呢!”
卫若兰听了,忙问何故。
丰年理了理思绪,娓娓道来:“保龄候夫人出身名门,对子女的教养极好,世人皆知,史大姑娘虽是侄女,可也和嫡亲的女儿一般教导,据小的打听说,史大姑娘不仅打小儿就读书识字,写得好诗词,且做得一手好针线,年纪大了些,保龄候夫人又常带她出门走动,与人结交,和南安太妃是极熟的,可见保龄候夫人的用心。”
听到这里,卫若兰疑惑道:“这不是极好么?你如何说不妥当呢?读书识字,当明理懂事,针黹女工又符合德容言功之功,与人结交更是人脉广阔。这是世间女儿该学的,但凡有点见识的人家皆是如此,哪里不妥当?”
丰年连忙道:“大爷且听我说完。”
卫若兰知道自己心急了,不觉脸上微热,好容易方平息,然后示意他继续,自己则故作冷静地站起身,负手而行,立在窗下,望着窗外景色。
只听背后丰年缓缓地道:“小的觉得不妥之处在于史大姑娘自小在荣国府里长大,若不是订了亲,一年里倒有二百天住在荣国府。荣国府的风气如何,不必小的说,想来大爷也知道。史大姑娘小时候与宝二爷坐卧不忌倒也罢了,谁家的亲戚姊妹兄弟之间没有小时候的情分?年纪小,也不忌讳。偏这史大姑娘长到如今十来岁的年纪,仍旧常与宝二爷屋里的花姑娘来往,言语极亲密,宝二爷的荷包扇套鞋袜绦子等活计多出自史大姑娘的手,为了做得出奇别致,史大姑娘常常忙活到三更半夜呢!”
卫若兰顿时脸色大变,背对着丰年的脸上露出一丝怔忡不定的神色。
男女七岁不同席,幼时无碍,过了十岁和表兄的屋里人来往是什么意思?嫡亲的兄妹之间妹妹给哥哥做针线也不妨事,似史湘云这般远的表妹做针线像什么?难道贾宝玉房里一二十个丫头找不到一个能做针线的?谁不知贾宝玉平素佩戴的针线皆精巧绝伦。卫若兰和贾宝玉冯紫英等人熟,自然知道宝玉屋里有个花气袭人的宝贝,已非丫鬟,而是屋里人。
外面薛蟠冯紫英之流都知道了花袭人的身份,里头如何一丝不知?据跟着宝玉的小厮说,他们府里的人除了老太太、太太不知,其余人等都知道,只是没过明路罢了。
许是其中有什么缘故?
卫若兰心性旷达,虽然聪颖却不愿恶意揣测他人,尤其是自己的未婚妻子,故惊异过后,便开口仔细询问此事。
待听说史湘云住在荣国府的时候,袭人原是她的贴身丫头,行事妥帖,恪守职责,后来由贾母给了宝玉,卫若兰不禁有些好笑,笑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史湘云自幼没有父母,史鼐夫妇教养虽好,终究不如嫡亲的,袭人既对她用心,她心中感动,自然以极大的善意回应,想必因此才和袭人的情分深厚于众人,并不在意袭人的身份。
卫若兰自己没有生母照应,父亲又管不得内宅,当然明白史湘云心中的这份渴求。
丰年恐卫若兰生恼,坏了身子,自悔说得过于急躁,忙上前两步走到他旁边,见他神色和缓,方放下心来,道:“大爷莫急,听说自从定亲后,保龄候夫人拘着史大姑娘在家绣嫁妆,便不曾再给宝二爷做针线了,人也不曾再去荣国府和宝二爷顽耍言笑。”
卫若兰松了一口气,史湘云毕竟还年轻,若已改过,往日便可揭过不提了。他最怕的就是史湘云没有定亲的觉悟,仍然混闹于荣国府之中。
宁国府腌臜无比,荣国府虽好些,也出了贾琏这么个人才,然风气却也不佳。
想了想,他问道:“史大姑娘的性子如何?”
大家闺秀该学的她都会,此时独缺人品性格,他可不想娶一个出身教养良好却性格骄纵妄为的妻子,有些人的性子就是如此,纵有一等一的教养,仍改不了骄纵的性子。不过,连一旧婢史湘云尚且十分善待,可见心地非恶。
丰年犹豫了片刻,据他打听来看,都说史大姑娘心胸宽广,气度英豪,从不为一点小事生气,常常善待奴婢,最好抱打不平,光风霁月可耀玉堂。可是,他也打听到了,史大姑娘举止豪放,言语之间肆意妄为,十分心直口快。他不知道这样的性子是好是坏,是真是假,所谓心直口快,便是有口无心,生长于侯门之家,出入达官显贵之家,日后当家主事,这般性格并不妥当,可若不是真的有口无心,这份心计就更叫人心惊了。
这些话丰年不知如何跟卫若兰说,若隐瞒固然不好,若实话说又叫卫若兰徒生烦闷,忖度再三,他还是相信卫若兰的能为,细细地告知了他。
他没说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史湘云长相并非绝色。
荣国府那一干下人嘴上都没有把门的,什么事情都往外说,谁家小姐长得标致他们都知道,荣国府里现今住着的几个姑娘,都是世所罕见的绝色,唯独史湘云相貌上大不如人。不过,贤妻美妾,此非其短。史湘云外貌虽非绝色,仍是钟灵毓秀一般的女子。
卫若兰心里有了大概的印象,他虽十分好武,却不是无才,读书之人难免有些浪漫心思,得知史湘云这般消息,心底勾画的轮廓远不如自己所想那般完美无瑕,不觉有些失落,但他终究非常坦荡,又经林如海熏陶,常省己身,自觉并非十分完美的人物,何必对史湘云过于苛责,何况史湘云年纪小小的,没做过什么十恶不赦的事儿。
于是,他转过身来,淡淡地道:“咱们这样人家里,尤其是没有父母庇护的人,哪有天真烂漫的人?若她当真如此,我反倒有些失望,觉得她不能胜任主母之职了。只要人心品德不坏,外憨内精倒也不错,至少懂得防他人之恶,守己心之善,不会被欺负了去。我已知道了这些事,你且继续打听着,横竖我不会叫自己吃亏便是。”
如果史湘云没有心计手段的话,那么她将很难在复杂的卫家生存。以卫家这样的情况以及继母的虎视眈眈,他绝不需要一个天真烂漫容易被人蛊惑的当家主母。所以卫若兰乐于史湘云有心计,他很确定,史湘云不会叫自己失望。
丰年听卫若兰这般说明,想了想,不错,有心计也不是一件坏事儿,免得自己被人算计,只要不去害人,即使狡猾如狐,也仍有如玉之德。依他打听到的消息看来,史湘云于人情世故上有些本事,并非真的不懂。
平心而论,撇开些微瑕疵不说,卫若兰对史湘云感到颇为满意,出身教养俱全,人脉心计也有,色、色齐全,只盼着她能一如既往地保持这份本心。
丰年很明白卫若兰的心思,然而他却不太满意,心里很忌惮史湘云的命硬之名,若是卫若兰成婚后出了什么事故,卫太太明显会把一切罪名推到史湘云头上,用她的命硬来说卫若兰的命运,很有可能利用命硬这件事来害卫若兰。
卫若兰和丰年主仆两个暗地里打探史湘云的事情,心里各有想法,保龄候府中史湘云也暗暗吩咐翠缕撺掇周奶娘打发奶兄查访卫若兰的底细。
史湘云并非不懂世故,她知道自己毕竟不是保龄候夫人嫡亲的女儿,没有父母兄弟依靠,父亲的梯己和母亲的嫁妆都不如何丰厚,过了多年亦毁损大半,如何不担心自己的亲事?她也怕史鼐夫妇给自己说的人家不好,这可是一辈子的事儿,绝不能敷衍了之。
初定亲时她知道卫若兰的根基门第富贵和人品相貌,可是那些都是从史鼐夫人口中听说的,不能作准,所以她才暗派奶娘打探。待听到卫若兰现今在国子监读书,且生得才貌双全,如仙似玉,十分出色,比宝玉都胜一筹,性格亦是极好,将来又能袭爵,是许多人眼里的金龟婿,史湘云登时放下心来,眉眼之间染上三分喜色。
虽然她在荣国府时,暗地里抱怨自己在保龄侯府做不得主,也常常以没有父母的平民丫头自诩,实际上她对这件婚事是非常满意而且为之骄傲的。
翠缕素知史湘云的心思,笑道:“姑娘放心了罢?外头都说姑爷的好呢!姑爷和林家的二爷情分非常,林大人也曾教导过姑爷,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林家那样清正人家都交好的能不好么?将来姑爷袭了官儿,姑娘过去就是诰命夫人。”
史湘云不觉红了脸,啐道:“你这小蹄子说什么话?仔细我打你,莫不是你想女婿了?”
翠缕捂着脸,笑嘻嘻地道:“我在说姑娘呢,姑娘说我做什么?叫人听了,说我轻狂。我跟了姑娘那么些年,一心为姑娘,日后还要服侍姑娘呢!”
史湘云闻言,越发觉得脸热了。
翠缕生来天真烂漫,常和史湘云言语不忌,见史湘云如斯,不禁暗暗笑了一会,又说道:“细想近日诸位姑娘们的亲事,除了林姑娘和大姑奶奶外,旁人都不如姑娘呢。三姑娘和四姑娘不必说了,还没影儿,宝姑娘亦如此,二姑娘虽定了亲,却还不知何时何日才能给姑娘挣诰命,哪里比得上姑娘,姑爷天生就有祖上的爵位等着。”
史湘云听了,心中得意渐消,反生了几分烦闷。
青年姊妹之间常起争强好胜之心,史湘云自小长于荣国府中,知道自己的身份最高,是正经的侯府嫡长女,也因此,她在姊妹间十分自在,也不怕得罪人,毕竟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身份,何况自己的两个叔叔都封了侯,在勋贵之家中也算是二等的,远比荣国府里贾赦的爵位高,贾珍贾政等人更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她最得意的就是自己的亲事已经定下来了,且胜过迎春等姐妹十倍,这也是她平素给诸位姊妹送礼说话时得意的根由,偏生有一个林黛玉,不论出身根基门第富贵人物都胜过自己,不仅有父母兄弟俱全,而且定了亲事,过去就是一等公夫人,自己竟被比下去了。
史鼐夫妇和史鼎夫妇和林家极好,来往十分频繁,两位婶娘也经常带自己和妹妹们去林家走动,所以她很关注林家。林睿成亲的时候她也去了,看到成亲前一日的十里红妆,固不如妙玉之多,却比元春胜上三分,乃因林家的聘礼皆已陪嫁回来了,其中头几抬更是皇太后并当今皇后所赐,接着是北静王府添妆,体面大方非常,史湘云不免又添了些抑郁不乐。她知道,没有父母照顾的自己顶多有一万两的陪嫁就算不错了。
翠缕情知湘云所忧,对此却无能为力,只能暗暗安慰,岔开道:“眼瞅着入冬了,姑爷送了几张好皮子来,太太叫人送来了,我瞧足够做两身衣裳,给姑娘做件皮袄可好?”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真不是瞎说的,林姑娘每年都能收到俞公爷送的东西,今年也不例外,许是受此熏陶,卫若兰竟也把秋狩时打的几张好皮子打发人送了过来,以孝敬史鼐夫人的名号,实际上都知道是送史湘云的。
湘云面颊飞上霞彩,极轻极微地点了点头,随后道:“留些皮子给我,我亲自给老祖宗做件观音兜,打发人送去。”
翠缕点头称是,自去料理。她本是贾母之婢,自然愿意湘云孝敬贾母。
京城中眼明心亮的人极多,早有几家发现了卫若兰的举动,在长安城中,许多王孙公子的动静都在人眼里,压根瞒不过人。得知这件事后,除卫太太冷笑一声,不置可否之外,余者俱是会心一笑,并不予以苛责。
大户人家的主母们平时总是千方百计地打听京城各家各户的各种消息,不管是正经消息,还是各家下人的闲言碎语,好从中截取自己所需要的,莫小看这些手段,她们得到的消息往往十分要紧,朝中内外很多官员都因此而得许多利。
同样身为女子,皆生存于一方后宅,极多的当家主母闻得卫若兰此举,再想卫家的情况,心念一转,很快就明白了卫太太的心思。
她们嘴里不对外说,对内,大多数却会仔仔细细地说给自己的女媳等人。
譬如此时,贾敏正教导黛玉,曾净亦在一旁倾听。
因林智之故,黛玉自然知道卫若兰其人。林智和她情分最好,那真是天底下找不出第二对来,林智有许多话不说给父母长兄听,却会告知姐姐,一是黛玉嘴严,从不泄露一丝半分,二则黛玉极为聪慧,常常帮他出谋划策,解决了许多自己束手无策的事情。
黛玉低头想了想,道:“如此看来,许多人家对卫太太的心思都心知肚明?”
贾敏微微颔首,道:“这件事瞒不过京城那些聪明人,而聪明的人虽然不多,没有多到满城皆是,但也不少,据我所知的就有十来个人。”
曾净笑道:“太太说得极是呢,早先两家刚定亲的时候,就有不少人瞧出门道了。我妈说,亏得史大姑娘模样儿品格好,虽然卫太太有心思,也叫人暗地里诟病,倒没做出让人戳脊梁骨的事儿,若兰哥儿和史大姑娘自个儿长进,未必不能博一个富贵长久。”
黛玉闻言一怔,怎么文德郡主也十分关注?曾净也叫卫若兰为兰哥儿?正寻思间,只见贾敏抚掌一笑,点头道:“郡主是该留心,也该费心些,到底是亲戚的情分。”
黛玉蹙着两弯罥烟眉,睁着一双含露目,颇为不解地道:“怎么,是嫂嫂的亲戚?”
曾净点了点头,回答道:“已仙逝的先卫太太是我妈嫡亲的两姨妹子。算来,兰哥儿亦是我的表弟,只是先卫太太没了,娘家又已家道中落,卫家罕提此事,外面知道的人渐渐少了,便是知道的也觉得这亲戚远了些,故不多说。”
贾敏面露赞许之色,忙将京城各家之间的瓜葛细细说与姑嫂二人明白。
贾敏自小长于京城,尔后居于江南,当家做主二十来年,心腹众多,消息之灵通,罕有人比,她说的,有曾净和黛玉知道的,也有她们不知道的。
曾净已进门,黛玉已定亲,这些都需要她们用心学习。
饶是姑嫂二人十分聪颖伶俐,仍旧花费了数月之久,直至年底方明白朝中内外各家各户之间的各种瓜葛,亲戚、同科、同窗、同乡等等,都是情分,目前有所来往的不必说了,就是哪怕相隔十万八千里,但凡有点子关系的贾敏都如数家珍,足足让二人记录了好几册子,然后随着贾敏料理自家年事年礼,忙得不可开交。
转眼到了新春,今年因林如海不在家,外面一应事务皆由林睿做主,纵有新妇进门,贾敏仍有几分失落,难免不如往日那般热闹。
这日因贾敏出门吃年酒去了,黛玉忽然拿着册子过来,对曾净道:“给史卫两家做媒的竟不是别人,而是卫太太嫡亲的妹子。嫂嫂,我发现了一件奇事,你可察觉了?”
曾净自进门以来,夫妻恩爱,婆媳和睦,姑嫂亲密,日子那叫一个顺心如意,平时除了和丈夫吟诗作画以外,便是同小姑烹茶赏花,情分愈加深厚,颇有一日千里之势,闻得黛玉之言,放下手里的账本,笑道:“什么奇事,说来我听听。”
因林如海陶冶的缘故,贾敏越发不爱弄权了,家中大小琐事多已在这数月内交给了曾净,自己只掌管库房的总钥匙,然后唯知养生调理,这也是因为爱女尚未出阁,幼子尚未娶亲,两件大事都得自己做主才能放心,否则早就把总钥匙交给长媳了。幸而林家里里外外有条不紊,下人们各司其职,账面上十分清明,曾净倒不如何忙碌。
黛玉将册子递给她看,道:“嫂嫂你看,卫太太姊妹四个,倒有三个嫁到公侯之家做填房,那一个不算填房还是因为其夫原先定亲的小姐未进门而早亡,故算原配。”
曾净一愣,脸上浮现一抹诧异,道:“竟有这事?我倒没留心。”她仔细一看黛玉所列的人家,果然如黛玉所说,卫太太是卫将军的填房,其二姐是襄阳侯之孙世袭二等男戚建辉的填房,其妹是治国公马魁之孙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的填房,其长姐是锦乡侯的夫人,生有一子名曰韩奇,和宁荣二府颇有来往,先前秦可卿出殡时,几家都去送殡了。
看毕,并想通其中的瓜葛,曾净道:“到底是妹妹聪明,我竟未曾察觉。”
黛玉笑道:“我也是理明白了这些人名儿与各家的瓜葛才发现此事,嫂嫂忙碌家事,如何得空来看这些?不过我觉得甚是奇怪,如何他们家的女儿都定这样的人家呢?我发现如今卫太太的娘家侄女嫁的也是鳏夫。”
曾净微一凝思,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她冷笑一声,面露鄙弃之色,道:“妹妹可曾看出了什么?”她倒是看出了几分门道,可是她和贾敏有志一同地把自己所知尽数教给黛玉,故不先说自己的看法,反而向黛玉询问。
黛玉伸出纤指点了点册子上卫太太姊妹几个的夫家爵位,又指了指卫太太娘家人的门第官职,道:“想必是因此罢?”
这一句话言简意赅到了极致,曾净却一下子就明白了,不由得赞赏一声,点头微笑道:“妹妹说得不错,自古以来,两族联姻皆是结两姓之好,亦可说是各取所需,故曰门当户对,虽有不讲究的,也是极少。以卫太太娘家人的地位而言,在朝中最高只四五品官儿,压根儿无法和公侯之家缔结良缘,可他们又都有攀龙附凤之心,便另辟奇径,以填房之身而进门。公侯之家的填房身份大多比原配夫人低好些,他们家的门第足够了,这么一来,他们家就有许多公侯之家的姻亲了,着实是有大大的好处。”
黛玉叹道:“这是何苦来哉?一辈子的事儿竟称斤论两。”
曾净轻轻一笑,道:“偏生许多人看不透,非要去做什么劳什子填房继母。依我看,这世间最做不得的便是继母,待前妻之子女严厉,时时教育,人曰其刻薄,若待之温柔,事事宽和,却又有人云是捧杀,不管如何作为,旁人都会说是别有用心。这其中的分寸极难拿捏得当,偏人生在世,往往都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哪能没有私心呢?所以,这世间不管是续弦还是后娘,不好的也罢了,便是有心地良善的,名声也不好。”
对此,黛玉深以为然。
姑嫂二人不知道的是,今生因为林如海重生,许多事情都有所改变,不仅是苏黎和甄士隐、贾赦父子等人,还有史鼐的夫人,命运业已有所更改。
在前世,史鼐的夫人在黛玉进荣国府之前便去世了,身为嫡亲侄女的史湘云回家送丧守孝,以至于贾母在这段时间里把珍珠给了宝玉,更名为袭人,然后黛玉进了荣国府,与宝玉同息同止,取代了湘云在贾母和宝玉心中的地位。
这也是湘云处处针对黛玉的原因。
而史鼐续娶的妻子不是别人,正是卫太太嫡亲的妹子,嫁给马魁做填房的那位,卫若兰和史湘云的亲事就是她和卫太太决定的。
事后刘清然听说这件事以后,大喊侥幸。
黛玉心中不觉十分纳罕,忙询问根底。
刘清然行事素来肆无忌惮,况和黛玉极好,遂满不在乎地道:“我的事也不必瞒你,便是我不说,以你们的本事,也能知道些蛛丝马迹。”
说完,她便说给黛玉知道。
原来年底的时候,有人给她说了一门亲事,对方是世袭的一等侯,今年二十三岁,生得文武全才,原已成了亲,膝下有一双儿女,偏生妻子没了,故欲寻妻室,早已说明过门就给请封诰命,一等侯的夫人乃是超品。
黛玉忙道:“你云侥幸,想来是拒绝了?”
清然笑嘻嘻地将手搭在她肩上,道:“所以说咱们才是亲姊妹呢,许多想法都是不谋而合。你也知道我年纪大了些,年纪相仿的多已成亲或者定亲了,因而我妈心内焦虑得很,对这门亲事倒是有一些儿动心,我便跟她说,待前妻生的儿女过严,必定有人说我狠毒,不是自己的儿女不疼,若是待他们太好,事事任由他们自己肆意妄为,不加以教导,必定有人说我故意捧杀,我便是一心一意为他们着想,刚柔并济,别人也不信我有这份好心,还会说我不怀好意,所以这后娘难做得很。”
黛玉连忙念了一声佛,道:“姐姐说得是。”
所以,刘清然当时就拒绝了,因此这个年都不曾好过,无他,刘夫人为清然婚事所困,难免有些抑郁,请人吃年酒并去别人家吃年酒的时候,刘夫人暗地里托了好些交好的人家替清然说亲,其中又以贾敏为最。
今日林家请吃年酒,贾敏请了许多相好的人家,十分热闹,清然随着刘夫人来得最早,刘夫人和贾敏在厅内说话,清然则和黛玉在偏厅里嬉笑。
得知清然的困窘之境,黛玉登时莞尔一笑,非常没有同情心,恼得清然伸手捶她。
正嬉闹间,外面通报说各家小姐都随着夫人太太们到大门外了,清然方一本正经地坐回原处,黛玉忙整了整衣衫,出去陪母嫂相迎。
她们姊妹之间以此为笑谈,本未放在心上,不过黛玉倒是为清然着急,她心机既细,眼光又高,见识高人一等,行事往往出人意料,天底下谁人可配?岂料不过几日便听说刘夫人给刘清然定了一门亲事,乃是东平王府的世子穆朴。
穆朴原本定了亲,不料还未成亲,其岳父家就因贪污受贿高达百万两白银,致使龙颜大怒,岳父父子判了斩立决,其他妻女皆判流放,他和未婚妻尚未成亲,亦不能免罪。
这门亲事本是太上皇所赐,可没有因此就免了其罪,因为她未出阁,就是在室女。
东平王妃和贾敏那都是极好的手帕交,穆朴和林睿交情甚好,母子二人人品相当刚正,并没有因为对方坏事就悔亲,可是那位小姐是罪籍,无论如何都不能成亲,哪怕有圣旨在手,无奈之下,此事便耽搁下来了。只东平王爷有几分不乐意,但拗不过妻儿,唯有费了些心思打点,意图平安送至流放之地,又派了几个人打算沿途保护,定居流放处,免受□□欺侮。
东平王府的所作所为很得人称赞,他们并不是沽名钓誉,而是出自本心,即使如此一来,穆朴的亲事将令他们十分为难。
一切都已打点好了,谁承想那位小姐在流放前一日忽然悄悄自缢了,留下一幅血书,曰感激东平王府如此相待,未以其罪而退亲,然而自己不愿以罪人之身蹉跎穆朴之良缘,又云蒲柳弱质难敌流放之风雨,于是追随父母兄长于九泉之下。
她母亲虽判了流放,但在其父兄处决之后便猝死狱中了。
东平王府这一番行事,不仅没让穆朴受人诟病,反倒令他成了各家主母千金眼里的香饽饽,毕竟他在未婚妻落难之际没有将之抛弃,而是为其打点,比那些在妻族出事就要休妻的男人强了不止十倍百倍。
穆朴足足为未婚妻守了一年,直至旧年秋季东平王妃方为他物色妻室。
这件亲事乃是北静太妃做的保山,两家彼此都熟识,原本不曾想到这两位小儿女,今听她提起,暗地里考校之后,各觉妥当,立时一拍即合,元宵刚过,东平王妃便进宫请旨于皇太后、皇后,然后由长庆帝赐婚。
黛玉暗暗为清然欢喜,她和清然亲如姊妹,而穆朴待她如同亲妹,自己从小到大不知得了穆朴多少好吃的好玩的物事,人品亦是十分之好,他们定了亲,那可真是一件喜事。